以监管服务新突破 优化主体发展新环境 夯实西安经济高质量发展微观基础

市场主体是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就业机会的主要提供者、技术进步的主要推动者。规模庞大、活力澎湃的经营主体,是经济发展的韧性所在。年初以来,西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认真落实省、市部署,把优化营商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聚焦关键领域、关键环节,抓住要害、精准发力,锲而不舍推动营商环境持续好转,打造市场主体成长的“沃土”,着力培育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助力市场主体纾困解难,稳住经济大盘。

一、优化准入环境,提升企业开办“便利度”

持续深化、优化全市企业开办标准办、网上办、集成办、免费办、便捷办的“五办”模式,实现企业开办全流程3小时办结,吸引和呵护各类市场主体在西安扎根生长。

(一)拓宽智办“覆盖面”。全面深化“四电”(电子印章、电子证照、电子签名、电子档案)应用,在全省率先建成“企业电子印章系统”,实现了电子营业执照和电子印章同步免费申领。升级市场主体网上登记平台,打通数据壁垒,实现登记注册、变更、注销“一网”服务,全市市场监管领域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96%、全程网办率85%、高频事项网办率90%,处于全省领先水平。

(二)探索联办“新路径”。在餐饮、便利店等领域开展“准入即准营”改革试点,推动企业开办与食品经营、药品零售等12个涉企许可事项“证照联办”,实现申请材料数量由34项精简至13项,平均压减62%,办理时限由法定累计时限115个工作日压缩至15个工作日,平均压缩82%,累计完成证照联办事项1.3万余件,受到企业群众点赞认可。

(三)壮大通办“朋友圈”。持续推进“同城通办、跨省通办”扩面提质,加强区域协同和信息共享、业务数据网上流转,在全省率先推行企业跨区域迁移登记“一件事一次办”,实现“只进一扇门、办成两地事”。目前,已与江苏、广东、浙江、四川等12省20多个城市,实现17个登记注册高频事项跨省通办,全市198个审批服务事项同城通办。

提升服务便民度”。大力推进“证照分离”改革,直接取消审批32项(含自贸区试点10项),审批改备案13项(含自贸区试点6项),实行告知承诺49项(含自贸区试点28项),优化审批服务104项。“证照分离”改革全覆盖惠及市场主体,深化证照“联审联办”,探索推行“证照同销”,做到开办注销时只需提交一次材料、跑一个窗口,实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并行审批、即时办结”工作机制。

二、优化培育环境,提升主体发展“加速度”

(一)全力护航扩增量。以市场主体成长计划为纽带,着力发挥政府对市场主体发展的宏观政策指导和微观服务功能,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推动政策、项目、资金、人才等要素资源向市场主体集聚,营造创新创业良好氛围。以“双中心”建设为牵引,强化“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引领,持续优化创业环境,营造创新氛围,推进“顶天立地”战略科技建设,加大“铺天盖地”创新主体引进培育力度,推动双创高质量发展。针对市场主体成长壮大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和难点堵点,最大限度释放政策红利,做到靶向施策,促进市场主体稳定发展。

(二)强化服务提质量。积极发挥市场监管部门对个体工商户的扶持服务作用,鼓励有一定规模、资产的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企业,引导其向现代企业转变,增强市场竞争力,更好地促进全市民营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转型升级。协调相关市级部门,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以更大力度、更优政策、更好服务支持小微企业发展,推动有特色、有潜力的企业转型升级、升规上市,激发企业创新动力,提升综合竞争力。搭建企业快速成长通道,聚焦优势企业,完善各行业部门培育机制,提升政策扶持精准性和有效性,形成一流企业梯度培育新格局。

(三)纾困解难稳存量。着力推动纾困解难常态化,推动惠企政策落地落实,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帮助市场主体纾困解难,提振发展信心。健全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守护市场主体健康成长。围绕市场秩序规范化、监管执法精准化,推行新型监管方式,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健全行政裁量基准,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为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构建法治化营商环境。集成推出“政策礼包”,做好与稳链纾困助企已有政策的统筹衔接,形成综合效应,进一步提振市场主体信心。

三、优化发展环境,激发生机活力提升帮扶助企“精准度”

坚持靶向发力、精准施策,全力维护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用好用足知识产权、质量基础设施等要素资源,厚植适宜市场主体成长壮大的“丰沃土壤”。

(一)激发公平竞争市场活力。把公平竞争审查嵌入政府部门文件制定流程,作为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的刚性条件,对拟出台的政策文件提前审查把关,重点关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招商引资等领域政府行为,依法纠正涉嫌违反公平竞争原则的政策文件27份。持续开展涉企违规收费整治行动,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有力保障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使用资源要素,公开公平公正参与市场竞争。

(二)激发知识产权创新潜力。聚焦企业创新发展需求,策划实施“秦创原•西安知识产权运营转化系列对接活动”17场,发布专利开放许可1000余项,就地转让成果100余项。联合市法院、市检察院确定46名“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开展公益特派员“一对一帮扶”和“集中托管”服务,累计服务企业2000余家次。组织91家企业参加第十三届中国国际商标品牌节,签订意向订单额1000余万元。目前,全市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63件,西安市获第24届中国专利奖19项,其中金奖2项,实现新突破。

(三)激发质量支撑内生动力。大力实施重点产业链质量提升行动,建成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工作站8个,推动西安兵器基地、航空基地、西电科技园等11个重点园区列入全省“一站式”服务覆盖计划。持续深化“1+6+17+19+N”的“业务帮企、技术助企”质量助企帮扶模式,累计开展技术帮扶1200多次,提出工作建议512条,培训企业质量管理人员2200余人。建立质量品牌梯队培育名录库,吸纳60多家企业和100多名专家学者入库,指导10个单位通过第十届陕西质量奖答辩评审,21个单位和2名个人申报第五届中国质量奖,引导和扶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通过走品牌战略的路子做大做强、形成支柱。

四、优化监管环境,减少生产经营“干扰度”

聚焦打造集约高效、宽严相济、公平规范的监管环境,坚持“强监管”与“不干扰”并重,营造市场主体发展壮大“最宜居温度”。

(一)推进集约化监管。出台《西安市进一步提高政府监管效能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健全完善“双向推送”工作机制,强化审管联动,加强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推进“综合监管一件事”改革,整合跨部门、跨领域、跨行业相关联的多个监管事项,在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医疗服务、养老服务、交通新业态等7个重点民生领域先行试点,推动实现“进一次门、查多项事”。坚持把防范风险作为首要任务,完善风险预警、风险分级管理、风险处置“三项制度”,深化企业信用风险分类管理,推动有限监管资源针对性向“高风险、低信用”型企业倾斜,让监管跑在风险的前面,解决监管信息滞后,市场风险不能及早有效发现的问题。

(二)实现智慧监管。坚持以数字化改革为牵引,重塑监管方法、机制和手段,加快市场监管治理现代化。坚持把“互联网+”作为监管利器,积极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技术,拓展远程监管、移动监管、实时监管手段,破除人海战术的弊端,解决基层监管力量不足的问题,提升监管效能。

(四)用好信用监管。坚持把信用监管作为治本之策,用好信用“红黑名单”制度,推进信用信息应用创新与服务企业和社会公众的有效对接,实现信用报告代替政府合规证明。健全信用风险分类监管、企业信用信息公示、信用约束“三个机制”,解决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的问题,让“守信者一路畅通、失信者寸步难行”。

(五)探索包容审慎监管。牢固树立“无事不扰”监管理念,创新开展柔性监管,在“四新经济”领域探索“触发式监管”和“沙盒监管”模式,在可控范围之内实施容错纠错机制。全面落实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和“首违不罚”,出台实施“认罚择轻”制度,严格执行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动态调整“四新经济”市场主体两轻一免“三张清单”,形成“刚性约束+柔性执法”新模式,在兼顾“法理情”、统筹“时度效”中,做到对市场主体干扰最小化。今年以来,全局系统受理违法线索2547件,采用警告、提醒、责令整改等非处罚方式处理的占62.1%。

(三)推行标准化执法。持续做好市场监管综合行政执法标准化工作,建立涵盖市场监管行政执法全流程的标准化体系,制定行政处罚《程序规范》《文书规范》《人员规范》《裁量权行使规范》和《“互联网+”监管执法系统操作规范》等5项地方标准,正式发布3项,在全市市场监管执法领域通过系统建立标准、严格执行标准,进一步明晰监管执法边界,压缩自由裁量空间,避免执法畸轻畸重,最大限度减少对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