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12项重点任务 我市扎实推进“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指标营商环境突破提升工作

5月11日,市市场监管局(知识产权局)组织召开全市“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领域营商环境工作联席会,研究部署2023年全市“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领域突破提升工作任务。

我市“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指标营商环境突破提升工作从6个方面,明确12项重点任务,扎实推进营商环境突破年活动,全面推进知识产权强市建设,强力推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指标实现新突破。

推进知识产权高质量创造

1、引导创新主体和市场主体提升专利、商标等创造质量。围绕西安重点产业技术需求,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布局和储备一批核心专利。支持驰名商标的认定和保护,加大地理标志、老字号的挖掘和培育力度,提升市场价值。全市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力争突破60件。

2、全面深化版权示范创建工作。积极开展版权示范单位、示范园区(基地)创建工作,新培育国家级、省级版权示范单位、园区(基地)2~3家。优化完善全市版权工作服务站点建设,新设立1~2家版权工作服务站,提高全市版权作品登记数量和质量。‍

促进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

3、健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和质物处置机制。发挥西安市中小微科技企业融资担保风险补偿基金作用,综合运用担保、风险补偿等方式降低知识产权信贷风险。推广“技术交易信用贷”“无形资产质押贷”等金融信贷产品,扩大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规模,帮扶企业纾困解难,推动我市知识产权质押贷款合同登记总量稳步提升。探索担保机构等通过质权转股权、反向许可、拍卖等方式快速进行质物处置,保障金融机构的融资债权。

推进知识产权高效能管理

4、提升区域知识产权发展水平。积极创建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示范县和国家级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示范园区,培育知识产权优势、示范企业10家以上。支持各区县(开发区)重点围绕培育知识产权密集型产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和服务体系。坚持采取市场主导、政府搭台、多方参与的模式,组织开展高校院所、企业和服务机构专利转移对接活动,促进专利技术就地转化和产业化发展。

实现高效的知识产权保护

5、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满意度。组织开展版权、专利、商标等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依法查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深化警企合作,建设覆盖全市的公安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提升知识产权刑事保护效能。严厉打击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行为,对重大典型案件开展督查督办。加强秦创原知识产权检察保护中心建设,建成公安机关驻秦创原知识产权保护服务中心,实现公安、检察院、法院无缝对接,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知识产权刑事破案率同比提升10%。

6、强化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立足西安知识产权法庭,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国际商事法律服务示范区建设。深入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繁简分流改革,推行二审知识产权案件独任制审判,最大程度节省审判资源,缩短审判周期。探索推进知识产权“三审合一”审判模式,加强知识产权“司法+行政”保护有效衔接;坚持多元化解决机制,引入调查技术官参与案件审理、调解工作,做好知识产权纠纷诉源治理,充分借用知识产权仲裁、司法鉴定、纠纷调解机构的资源优势,妥善、高效、多元化解知识产权纠纷。

7、依法规范专利申请和商标申请注册行为。加强专利代理行业监管,严厉打击非正常专利申请代理和无资质专利代理行为。依法查处违法使用商标行为,严厉打击恶意注册商标行为。畅通知识产权领域信息交换渠道,建立商标恶意注册和非正常专利申请的快速处置联动机制,开展商标专利巡回评审和远程评审。

8、加强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指导。认真贯彻实施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海外重点国家商标维权指南》,建立企业海外知识产权纠纷指导与协调机制。‍

加强知识产权业务培训和宣传工作

9、提升从业人员业务技能。开展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业务培训,引导法律服务机构及从业人员参与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定期开展知识产权执法人员、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业务培训,提升相关人员处理知识产权事务的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

10、做好知识产权宣传活动。采取线上线下多样化方式,在官方网站、政务微信、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等平台媒介,开展线上普法、案例发布等活动,打造有影响力的知识产权文化宣传活动品牌。‍

提高知识产权服务能力

11、开展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公益服务。加强知识产权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健全中小微企业公益特派员“一对一帮扶”和“集中托管”工作机制,推动知识产权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全链条专业化服务,为中小微企业提供知识产权维权援助、法律援助、代理援助等基础性公共服务。

12、完善专利预审管理办法。推动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专利预审管理制度,加强对备案主体及代理机构的管理,提升专利预审案件的质效。新增专利预审评估3000件。‍